搜尋此網誌

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

The Role of Metaphor in Interaction Design


Dan Saffer
degree of Master of Design in Interaction Design
The School of Design
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





譬喻,我們利用舊經驗了解新概念、新產品的方法。作者在文中以許多例子指出譬喻被廣泛的用在許多層面,也認同譬喻在設計流程裡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武器,它的力量強到如果使用不當,會造成完全的反效果。然而,雖然很多提出譬喻對設計是有害的論點,他強調,不好的譬喻確實是對設計有害的,但不是因為這樣就不去使用它,而是要好好思考如何「正確」的去使用它。







作者一開始指出,譬喻是幫助重新定義一個設計問題,使設計師可以重新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工具。從一個新的角度,將舊的設計問題以不同面相的方式思考,藉此得出不同的解法。

對於互動設計的定義,他認為是一門促進與激起人與人經由中間的媒介(產品)互動的藝術。並且引用Burke對於譬喻是"以另一個不同的詞彙看待某件事的一個設備"「a device for seeing something in terms of something else. It brings out the thisness of that or the thatness of a this.」

譬喻是將兩件不同的物件,揉合成一個型(form)而彼此拿對方的特點放在自己身上,以凸顯自己這方面的特質,同時也會因為凸顯這個特點而將其他特色隱藏。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,也就是因為這樣,錯誤的譬喻就容易成為一個有害的譬喻。另一方面,使用者容易被設定好的譬喻框住,將所有對於譬喻來源(喻依)的特質都套用到譬喻目標(喻體)上,而忽略了其他跟譬喻來源不一致的特色,我想也許將多個譬喻混合使用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式,利用數個舊概念來建構一個新概念。

另外,對於抽象的東西,譬喻是特別有效的,幾乎可以說是無敵。人腦所能了解的事物是屬於明確的實體,所以若要讓他人明白一個抽象的事物,就只能用明確的實體來做譬喻,幾乎所有的數位物件都用到了譬喻。「Nearly everything one says about a computer is metaphoric.」。我也來做一些發想「我被熱情灼傷了」、「情愫正在他們之間悄悄的蔓延」。在看到這部分的時候,我突然想到,世界有名的物理學家,是否也是深諳譬喻的大師呢,提出地球繞太陽轉的哥白尼、地心引力的牛頓、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等,都是由不同的角度看世界,才發覺到全新的概念。

譬喻詞並非全世界通用的,A地點認為很稀鬆平常的譬喻在B地點不一定被接受,受到文化、地區等不同的因素影響;而他也不總是新奇的,一個深入人心的譬喻最後會成為常識,雖然常被使用,卻不會覺得特別,作者指出這沒什麼不好,只是一個譬喻必經的過程,最適合的譬喻也會因著時間而改變,也許哪一天電腦不再被看做桌面而是其他更好的譬喻也不一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